关于征求银海区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挖掘地名内涵、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弘扬银海地名文化,根据《地名管理条例》以及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有关编制地名保护名录的规定,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经过筛选、调研,初步形成以下17处计划列入银海区首批地名保护名录地名,现予以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5月19日—5月27日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北海市银海区民政局
附件:银海区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北海市银海民政局
2025年5月16日
附件
银海区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古镇名
1.福成 fúchéng
******居民,因地处合浦县廉州、石康、南康等地方的交汇处,交通方便,逐渐形成圩集,后来圩集南迁中窑村,因屡遭劫掠而回迁旧址,故名“复成”,后取意“天官赐福”,谐音改“ 福成”。民国设福成乡,属合浦县。1951年称第五区。1958年并入南康公社。1962年析置福成公社,属南康区。1967年改新成公社,属合浦县。1972年复名福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1994年属银海区。地势北高南低,东北为丘陵,西南为低缓平原。1997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10个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下窑窑址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上窑窑址。其民间一直流行粤剧、话剧、木偶戏以及歌舞“ 老杨公”和“ 耍花楼”等剧种,新中国成立前,舞狮、舞龙、拔河、顶肚棍、掰手腕等活动在民间自发组织进行。
2.平阳píngyáng
行政区域。平阳原称“平阳塘”,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廉州平阳塘村人迁建,沿用旧名,后简称“平阳”。平阳镇位于银海区中部,东与福成镇交界,南与银滩镇接壤,西与海城区高德办相邻,北接合浦县廉州镇,是北海市的路上门户。清乾隆年间(1736~1795)称高德市(集市),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属合浦县靖海团。民国时(1912~1949)称高德乡,先后属合浦县第二区、第五区、第三区。1951 年属北海市。1958 年属合浦县北海公社。1962年称高德公社。1964年属县级北海市。1984年改乡,属北海市郊区。1987年改镇。1994年析出城北镇(筹建,1996年定名靖海镇),属银海区。2005年6月改平阳镇。因驻地得名。驻地原称“平阳塘”,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廉州平阳塘村人迁建,沿用旧名,后简称“平阳”。
古村落
3.龙潭lóngtán
居民点。位于市区东南,北海市园博园东部,现为龙潭******居,沿用祖地命名,当时属珠场八寨之一的“ 龙潭寨”,与“ 古里寨” 分辖今北海范围,其名称沿用至今。
4.电建 diànjiàn
居民点************居繁衍,逐渐形成多个姓氏和睦相处的村落。公元1958年,改名“电建”,沿用至今。电建村经济以渔业为主,海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为两翼,是广西最大的虾米加工基地。
5.下村 xiàcūn
居民点。据************居而成“下村”。村民以红树林延伸的海滩为一坨,农耕赶海生息,产有著名海产品沙虫。
6.南氵万 nánwàn
居民点。约建于明崇祯末年,以该村面临古称南湾的港湾而得名,后避 免与涠洲岛的南湾重名,故改为“ 南氵万”,南氵万港原属天然港湾,自古就是中小渔船停 泊和水产品集散地,海域盛产南珠,对南珠的发展起了里程碑 式的作用。
7.大墩海 dàdūnhǎi
居民点。大墩海原名大墩,因处地有大沙墩得名,后因临海而改大墩海,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大墩海村,并沿用至今。位于北海市银海区银滩西区,与冠头岭接壤,是北海有名的渔村和游览景点,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民风淳朴。
8.白虎头 báihǔtóu
******居建村,称“三家村”,后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现名并沿用至今。
9.古城 gǔchéng
居民点。意指古老的墙基,后因人在古城旁建村,故名古城村。传明朝皇帝派太监来建城捕捞珍珠,已动工建筑了几十丈的城基,后因太监的坐骑跑过白龙这边,由于封建思想原因,太监认为白龙的风水好,继将珍珠城改建于白龙,后人于此建村,取名古城。该地曾于2021年发现一处分布面积约70000平方米古墓群“大树根古墓葬群”。
10.松明 sōngmíng
居民点。该村建村较早,自古合浦县清水江至十字乡与银海区福成镇接壤的大片区域都是先人种植的松树林,宋朝时代,苏东坡到此地看见当地农民砍******居住分散,人口增多,分为上新松明,下新松明。自命此名起一直沿用至今。
11.大坎 dàkǎn
居民点。于明万历年间建村,原名“大榄头村”,此村在坎头上,周围还有很多又高又陡的坎岭,村旁海榄树(现称红树林)头大,故此得名。曾有“大坎头村”说法,现统称大坎村。
12.竹林 zhúlín
******居此地建村,古代文人科举以“梅”、“竹”、“松”分类,该村历届考试人士多数为二科,官府追命为竹林,得名。
13.赤东 chìdōng
居民点。原赤壁村之东,由原来赤壁村分出来,其位于原赤壁村东面,故名。起于元朝天历三年(1330年),村前原为红土高坡地,西北面与合浦接壤处跌落称为峭壁,因此得名“赤壁村”,1987年赤壁隶属银海区,分为东西两村,1961年赤壁大队分为赤东、赤西2个大队后称此名。自命此名起一直沿用至今。产业主要为龟鳖养殖、果蔬种植。
14.横路山 hénglùshān
居民点。横路,横绕道路;山,地势较高的山坡。明万历八年(1580年)有陈姓人迁此建村,因建村时乡绅将山林封禁,村民来往只能横绕小路行走,故名并沿用至今。村中有古井廉泉,建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2016年被列入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15.冠头岭 guàntóulǐng
陆地地形。自有此岭以来,名称沿用至今。据《合浦县志》记载,冠头岭在廉州城南八十里,因“ 山石皆墨,穹窿如冠”,故岭以形态命名。明嘉靖中叶(公元 1542-1545年),廉州知府张岳勘查通越水道至此,首见此名。位于市区西南7公里,三面环海,东南麓为南氵万村。东北-西南走向,呈橄榄状。长约3公里,海拔120米,为北海市区最高处。主峰名曰“ 望楼岭”(又名“天马岭”)。冠头岭为群体组成(包括祖公岭、马鞍岭、狮子岭等),山体石质是砂岩,古多“ 格木” 林,解放后绿化,通植青松,为北海的天然屏障,是海防要地。西南麓下有“王龙岩”庙古迹。
16.银滩 yín tān
意指银色的沙滩,是北海市的著名旅游景点,西起冠头岭,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重要历史地名
17.西塘 xītáng
历史政区。位于银海区西南部,总面积72平方公里,前身是1961年建制的西塘公社,公社驻地在西边垌与塘仔******人民政府批准将西塘 与咸田两镇合并成立银滩镇,该镇名不再使用。现海城区辖区内有西塘社区,为原西塘镇部分析置。原西塘镇地形狭长,为东西走向的沿海长廊地带,境内土地肥沃,多为沙质黏土,透水性能好。海滩涂辽阔,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其大墩海的海积地貌景观、南氵万冠头岭的海蚀地貌景观以及禾沟至下村一带的红树林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其范围内的冠头岭炮台旧址和武帝庙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为进一步挖掘地名内涵、提升地名管理水平、弘扬银海地名文化,根据《地名管理条例》以及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有关编制地名保护名录的规定,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经过筛选、调研,初步形成以下17处计划列入银海区首批地名保护名录地名,现予以公布,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5月19日—5月27日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北海市银海区民政局
附件:银海区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北海市银海民政局
2025年5月16日
附件
银海区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古镇名
1.福成 fúchéng
******居民,因地处合浦县廉州、石康、南康等地方的交汇处,交通方便,逐渐形成圩集,后来圩集南迁中窑村,因屡遭劫掠而回迁旧址,故名“复成”,后取意“天官赐福”,谐音改“ 福成”。民国设福成乡,属合浦县。1951年称第五区。1958年并入南康公社。1962年析置福成公社,属南康区。1967年改新成公社,属合浦县。1972年复名福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1994年属银海区。地势北高南低,东北为丘陵,西南为低缓平原。1997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10个农村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下窑窑址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上窑窑址。其民间一直流行粤剧、话剧、木偶戏以及歌舞“ 老杨公”和“ 耍花楼”等剧种,新中国成立前,舞狮、舞龙、拔河、顶肚棍、掰手腕等活动在民间自发组织进行。
2.平阳píngyáng
行政区域。平阳原称“平阳塘”,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廉州平阳塘村人迁建,沿用旧名,后简称“平阳”。平阳镇位于银海区中部,东与福成镇交界,南与银滩镇接壤,西与海城区高德办相邻,北接合浦县廉州镇,是北海市的路上门户。清乾隆年间(1736~1795)称高德市(集市),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属合浦县靖海团。民国时(1912~1949)称高德乡,先后属合浦县第二区、第五区、第三区。1951 年属北海市。1958 年属合浦县北海公社。1962年称高德公社。1964年属县级北海市。1984年改乡,属北海市郊区。1987年改镇。1994年析出城北镇(筹建,1996年定名靖海镇),属银海区。2005年6月改平阳镇。因驻地得名。驻地原称“平阳塘”,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廉州平阳塘村人迁建,沿用旧名,后简称“平阳”。
古村落
3.龙潭lóngtán
居民点。位于市区东南,北海市园博园东部,现为龙潭******居,沿用祖地命名,当时属珠场八寨之一的“ 龙潭寨”,与“ 古里寨” 分辖今北海范围,其名称沿用至今。
4.电建 diànjiàn
居民点************居繁衍,逐渐形成多个姓氏和睦相处的村落。公元1958年,改名“电建”,沿用至今。电建村经济以渔业为主,海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为两翼,是广西最大的虾米加工基地。
5.下村 xiàcūn
居民点。据************居而成“下村”。村民以红树林延伸的海滩为一坨,农耕赶海生息,产有著名海产品沙虫。
6.南氵万 nánwàn
居民点。约建于明崇祯末年,以该村面临古称南湾的港湾而得名,后避 免与涠洲岛的南湾重名,故改为“ 南氵万”,南氵万港原属天然港湾,自古就是中小渔船停 泊和水产品集散地,海域盛产南珠,对南珠的发展起了里程碑 式的作用。
7.大墩海 dàdūnhǎi
居民点。大墩海原名大墩,因处地有大沙墩得名,后因临海而改大墩海,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大墩海村,并沿用至今。位于北海市银海区银滩西区,与冠头岭接壤,是北海有名的渔村和游览景点,村民世代以打鱼为生,民风淳朴。
8.白虎头 báihǔtóu
******居建村,称“三家村”,后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现名并沿用至今。
9.古城 gǔchéng
居民点。意指古老的墙基,后因人在古城旁建村,故名古城村。传明朝皇帝派太监来建城捕捞珍珠,已动工建筑了几十丈的城基,后因太监的坐骑跑过白龙这边,由于封建思想原因,太监认为白龙的风水好,继将珍珠城改建于白龙,后人于此建村,取名古城。该地曾于2021年发现一处分布面积约70000平方米古墓群“大树根古墓葬群”。
10.松明 sōngmíng
居民点。该村建村较早,自古合浦县清水江至十字乡与银海区福成镇接壤的大片区域都是先人种植的松树林,宋朝时代,苏东坡到此地看见当地农民砍******居住分散,人口增多,分为上新松明,下新松明。自命此名起一直沿用至今。
11.大坎 dàkǎn
居民点。于明万历年间建村,原名“大榄头村”,此村在坎头上,周围还有很多又高又陡的坎岭,村旁海榄树(现称红树林)头大,故此得名。曾有“大坎头村”说法,现统称大坎村。
12.竹林 zhúlín
******居此地建村,古代文人科举以“梅”、“竹”、“松”分类,该村历届考试人士多数为二科,官府追命为竹林,得名。
13.赤东 chìdōng
居民点。原赤壁村之东,由原来赤壁村分出来,其位于原赤壁村东面,故名。起于元朝天历三年(1330年),村前原为红土高坡地,西北面与合浦接壤处跌落称为峭壁,因此得名“赤壁村”,1987年赤壁隶属银海区,分为东西两村,1961年赤壁大队分为赤东、赤西2个大队后称此名。自命此名起一直沿用至今。产业主要为龟鳖养殖、果蔬种植。
14.横路山 hénglùshān
居民点。横路,横绕道路;山,地势较高的山坡。明万历八年(1580年)有陈姓人迁此建村,因建村时乡绅将山林封禁,村民来往只能横绕小路行走,故名并沿用至今。村中有古井廉泉,建于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2016年被列入北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15.冠头岭 guàntóulǐng
陆地地形。自有此岭以来,名称沿用至今。据《合浦县志》记载,冠头岭在廉州城南八十里,因“ 山石皆墨,穹窿如冠”,故岭以形态命名。明嘉靖中叶(公元 1542-1545年),廉州知府张岳勘查通越水道至此,首见此名。位于市区西南7公里,三面环海,东南麓为南氵万村。东北-西南走向,呈橄榄状。长约3公里,海拔120米,为北海市区最高处。主峰名曰“ 望楼岭”(又名“天马岭”)。冠头岭为群体组成(包括祖公岭、马鞍岭、狮子岭等),山体石质是砂岩,古多“ 格木” 林,解放后绿化,通植青松,为北海的天然屏障,是海防要地。西南麓下有“王龙岩”庙古迹。
16.银滩 yín tān
意指银色的沙滩,是北海市的著名旅游景点,西起冠头岭,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
重要历史地名
17.西塘 xītáng
历史政区。位于银海区西南部,总面积72平方公里,前身是1961年建制的西塘公社,公社驻地在西边垌与塘仔******人民政府批准将西塘 与咸田两镇合并成立银滩镇,该镇名不再使用。现海城区辖区内有西塘社区,为原西塘镇部分析置。原西塘镇地形狭长,为东西走向的沿海长廊地带,境内土地肥沃,多为沙质黏土,透水性能好。海滩涂辽阔,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其大墩海的海积地貌景观、南氵万冠头岭的海蚀地貌景观以及禾沟至下村一带的红树林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其范围内的冠头岭炮台旧址和武帝庙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